(资料图)
河南广电·大象新闻记者 李光远 通讯员 刘遵明 陈海 文图/视频
立秋刚过,革命老区新县,大别山上的油茶青果正一天天变红。在新县周河乡,10万余亩天然油茶林静候丰收的到来。
“今年的挂果率还不错,就是树太高了,等过了这季,把树修剪。”在位于新县周河乡熊湾村的大别山五马油茶产业园,负责人张泽成说。
五马山位于新县县城通往周河乡政府的必经之地,海拔600多米。五马山下,遍地野生油茶。2017年,当地民间古法榨油的第13代传承人张泽成,成立九凤朝阳家庭农场,改良技术、注册西河粮油系列品牌,将当地野生油茶资源转化为优质山茶油,产品走出大山。
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建设,2022年3月,大别山五马油茶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。园区占地面积10000余亩,总投资1200万元,2022年10月投入使用,由油茶良种繁育示范基地、油茶籽粗加工车间、油茶精加工生产车间、油茶文化研学基地和野生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五部分组成,是一家集良种繁育、种植、生产、销售、冷链、物流、研学、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智能产业园区。
“山茶油的生产标准很高,严格按照6S严格管理。”在生产车间,张泽成边走边介绍,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、安全,一步都不能少!”
油茶果浑身都是宝。在产品展览厅,除了主打产品山茶油,还有多种以油茶果为原料的系列产品。
“洗发膏、沐浴露、香皂、精油等等,销量都很不错。”张泽成说,这些产品都有注册商标,由正规厂家代加工。“一袋洗发皂泡水后,可以使用四五次,很划算。”
据了解,园区建成后,不但解决了群众油茶籽销售问题,还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,带动1000余人就近就业,户均增收万元以上, 同时激发了群众发展油茶产业主动性和积极性,真正把油茶园变为“绿色工厂”,把茶农变作产业工人,把油茶树变成“绿色银行”。
目前,西河良油系列产品先后在北京、杭州、福州、郑州等地参加大型国际展销会,并多次获奖。五马油茶产业园先后获评为信阳市油茶种植示范基地、河南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、河南省油茶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新县服务基地等荣誉称号。
标签: